close

    伊比利半島典型的明亮早晨,停車在哥多華(Cordoba)城外,沿著河堤走上一座古典厚實的羅馬橋,遙望在藍天下閃耀著昔日風華的這座西班牙古城。
IMG_1075.JPG 

IMG_1076.JPG  
    由橋上俯視,河水平緩,河岸綠意葱蘢,宜人的景色帶著幾分閒適慵懶。
IMG_1077.JPG  
    橋中央矗立著一座當地的守護神─天使拉斐爾的像,神座前一排排的蠟燭,居民在此祈禱並點上一根紅燭。
IMG_1078.JPG

IMG_1079.JPG  
    進入城內,望見拉斐爾的神像立在高高的石柱上,據說此地共有三尊祂的塑像。
IMG_1080.JPG

IMG_1081.JPG

IMG_1082.JPG  
    在城中的「猶太人區」內可以見識到西班牙民宅建築的美,白粉牆、石板路及精心佈置的美麗中庭,處處引人遐思。
IMG_1087.JPG 

IMG_1091.JPG 

IMG_1092.JPG 

IMG_1094.JPG

IMG_1104.JPG  
    中古世紀時,阿拉伯人佔領了伊比利半島,哥多華當時人文薈萃,是重要的政經中心,藝術文化及醫學、科學都曾有過璀璨的歷史。

    在曲折巷弄裡,隱藏著這位14世紀摩爾人名醫的塑像,旁邊就是他過去居住的寓所。
IMG_1090.JPG  

IMG_1089.JPG  
    哥多華大學厚重古雅的建築散發著濃濃的學術氛圍。
IMG_1096.JPG  
    這條巷子便是經常出現於明信片上的「百花巷」,又名「花之街」,狹窄的巷弄僅容二人擦身而過,白粉牆上懸掛著高低錯落的花盆,繽紛的花朵營造了浪漫的氣氛,短短的巷子,沒幾分鐘便走完了,所謂「觀光」嘛,就是「我走過了」!
IMG_1102.JPG      
    來到哥多華,必不可錯過的就是大清真寺(Mesquita),雖名為清真寺,其實是天主教堂,此事須從頭說起:
    西元8~11世紀時,回教徒將哥多華建為首都,第9世紀末,回教王朝在此興建一座號稱超越巴格達的清真寺,歷經多次擴建之後,成為可容納2萬5千人的大型清真寺,寺內美麗的廊柱為其特色,共有一千餘根。13世紀時,基督徒收復了西班牙,清真寺變成了教堂,廊柱被拆除了一些,剩下850根,原來的呼喊禮拜高塔也改建成了鐘樓。
IMG_1084.JPG

IMG_1105.JPG  
    教堂內,可以往下看到下層那改建前原始清真寺已有磨損的馬賽克地板,歷史變遷的滄桑無情,令人愴然!
IMG_1106.JPG  
    廊柱與美麗的穹頂交錯成想像無限伸展的空間。
IMG_1109.JPG

IMG_1112.JPG

IMG_1111.JPG  
    東南方有壁龕(Mihrab),是回教的遺跡,金碧輝煌的鑲嵌,阿拉伯文的書法寫著讚美阿拉之語,朝此方向前行即可抵達聖地麥加,是回教徒當年的禱告處。而當年基督徒未將此壁龕毀掉,算是有莫大的包容了,也因此形成了兩大宗教特色共同混合的稀奇現象。如果有一天,天主教願意開放此處供回教徒在此朝拜,兩教能在同一家「廟」裡,和樂融融地各以自己的方式來禮拜,那就是天下大同了。
IMG_1110.JPG  
    精雕細琢的管風琴佔據了大片牆面,氣勢驚人的絕美樂器。
IMG_1113.JPG  
    遊客們在做禮拜的椅子上歇息,高高的拱窗裡,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照著精美的祭壇,一股安寧肅穆的氣氛。
IMG_1114.JPG

IMG_1115.JPG  
    放眼所及皆是藝術珍品。

IMG_1116.JPG

    再度經過羅馬橋,我們將離開這座城市,那聳立於藍天之下的城門無言地俯視我們,一如它看遍世世代代的倥偬。
IMG_1121.JPG

IMG_1122.JPG

IMG_1123.JPG  

arrow
arrow

    阿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