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記得以前在學校裡曾參加佛學社,指導老師是一位才子型的博士,他說他可以在睡覺時清楚地覺察到意識由清醒進入睡眠的那一瞬間,這可不是尋常人會的工夫!想必在打坐方面有精進的修持,才能讓意識如此清明。
    在「靈魂永生」書中,賽斯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描述「意識」:意識可以在不同的層面與階段感知到不同類的事件,只需把注意力的焦點從一個層面轉換到另一層面即可,一般人最常做的例子就是由清醒狀態滑入睡眠,有些人則藉由靜坐使意識進入更深的層面,另有些人更厲害,他們可以自動轉換意識焦點進入深層意識,「賽斯書」的口述者Jane Roberts就是這樣的一個人。
    對一般人來說,由清醒進入睡眠是自然而然的事,並未覺察到其中有意識的各種不同階段變化,賽斯說明了其中的階段步驟如下:

首先,意識由對外界物質的關注轉而向內,放下了對眼前的憂慮與關注,離開了肉體,但它離開時,以肉體為依歸的那部分仍留在體內。

 然後,意識進入了睡與醒之間未明顯劃分的層面,此時,你會變成一個開放且被動的接收者,很容易收到心電感應與千里眼式的訊息。這時,意識可能彷彿在飄浮,會有各種不同的身體感受,有時是脹大感,有時是下墜感。這個層面維持的時間大約幾分鐘、或半小時。

 之後,意識開始活躍起來,變得主動,可能會做一些「假夢」,在這些夢裡,心智忙著處理那些經過前面兩個階段仍緊抓不放的對世間的關注

 接著,另一個不分明的層次隨之而來,當意識更堅定地對準其他層次的通訊,就有很明確的聲音、談話或形象出現,意識會跟著這些刺激之一進入更深的層面,而把它接到的訊息形成一些淺夢。

   在這段中間的某一刻,會進入一個深深地被隱密保護的睡眠區域,那兒是到其他層面的實相或可能性的門檻處,在那裡的經驗跳脫了我們所知的時間範疇,雖然只有幾分鐘過去,但夢中人卻經歷了好多年,很像「南柯一夢」所描述的感覺。
   在這區域裡,處理的是感性或知性的經驗,文字或形象都分離了,「說法者」就是在這一階段裡扮演導師或嚮導。

 最後,意識會回向人間,到了一個科學家稱之為REM睡眠的地帶(註:REM即Rapid Eye Movement指眼球快速轉動大做其夢的階段),用它在睡眠裡最被保護區域裡所獲得的知識,創造出人世取向、接近物質實相的夢。

 以上這樣的階段週期會在睡眠中重複出現。

    意識的各種層面與階段是可以被好好利用的,賽斯建議:
    你可以準備好問題或難題,自我建議在睡眠的狀態裡解決它們。你可以建議自己與遠方的友人談話,或傳遞你也許無法用語言傳達的重要訊息,例如:你可以在實相的另一層面達成和解,雖然你在這個實相做不到。
    你可以主導你肉體的治癒,告訴你自己,在睡眠意識的一個其他層面裡你可以完成此事,而你也可以向一位「說法者」求援,請他給你維護健康所需的任何必要的心理指導。如果你有特定的有意識的目標,而且你相當肯定它們是有益的,那麼你可以建議他們在夢中發生,因為夢本身會促進它們在人間實現。
    其實你經常無意識地在做這些事情,可以說你常回溯到過往而「重新經歷」一件特定的事件,以使它有個不同的結局,或說出你希望你曾說出的話。

    在醒時生活裡也有各種不同的意識階段,然而,因為自我性的自己十分有意地去遮蓋住這些其他經驗的區域,並且堅信「意識一次只能集中於一個實相」的想法使我們對這些意識的其他階段不知不覺,但有時你的意識會自動自發地換了檔,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失了神,有一秒鐘或幾分鐘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內,會產生莫名的迷失感,而也有些人經過訓練相當有意地這麼做。
   「靜坐」可以讓人在覺知的狀態中經歷意識的不同階段,根據科學實驗証明,在靜坐時,腦波會顯示出α波來,關於這種狀態,賽斯的說法是:

    「α狀態」是個門檻,是介於人格之肉身取向的部分與內我之間的初步狀態,從人格的較深層面會湧出符號與預兆到這區域來。在進入α狀態之前的想法及感受將大半決定你在進入α狀態之後將有哪一種經驗,它自動地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區域,所以,你可以給自己一些暗示,在α狀態中尋求指引或解答。

    α狀態是個門戶,由那裡可以進入更深的意識層面,許多人在靜坐中體驗到心靈的平靜及無邊的喜悅,他們找到了自己、接觸到了自己的靈魂。
    意識的種種層面與階段表面看來似乎與現實生活不相干,然而,這物質的花花世界其實是從那更深的實相中浮現出來的,而那內裡的實相就在每一個人的意識深處,你可以在你的內心深處找到人生的答案!

arrow
arrow

    阿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